过去每年一进腊月,过年的气氛就一点点地浓烈,“二十四打阳尘,二十五接祖人,二十六杀猪肉,二十七沥粉皮,二十八做糍耙,二十九家家有,三十晚上放鞭炮”。当人们一项一项地忙碌,一样样地做好,吃的东西亲手做出来的,吃起来也特别地香。
那年我带弟弟妹妹买东西时,看到商店柜台里卖的一包包油炸“猪耳朵”,椭圆的薄薄的一片,颜色一圈儿浅、一圈儿深,油澄澄的煞是好看,想必味道很好,弟妹们流口水了。我一摸裤兜,钱不够了。回家上路上,我打定主意试着做做,一来给弟妹们解解馋,二来给家中年货再添新花样。
带着一股冲动,我和面、发老面。弟妹们也在一旁擂拳头凑热闹,面粉粘上鼻子和脸,衣服的下摆沾满白粉,像极了旧戏里的一对丑角。看他们很可笑,我却犯难了。如何给“猪耳朵”调色?白色的当然以面团的本色,而深色用什么呢?那时市场上并无食品调色剂。我想到用红糖水来调色,不得不多掺些面粉单独调色。我使出全力揉面,用擀面杖擀出一白一褐两大色块的圆圆面饼,又掺入食用油避免太粘,将它们紧紧卷在一团,擀成长条状,拿刀薄薄地切下去。任弟妹们帮忙一片一片地摊平。最后,适中的油温油炸在一片啪啪炸响声里逐渐鲜黄起来,赶紧捞出。“猪耳朵”大功告成,椭圆的薄薄的一片一片,明暗相间,色泽鲜明,摊凉送进嘴,滑酥不油腻,香爽有快感,比那柜台上卖的更感到美味。“吃吧,吃猪耳朵,你们就会更听话。”我为我的这一场心血来潮兴奋不已。家人都为我咂舌,你看到就能学,还真行。
作者简介:
樊芳,女,祖籍武汉,出生通山,现居咸宁。湖北省作协会员。咸宁市作协第三届副主席。湖北省第二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、湖北省第五届文艺评论研修班学员。散文《台湾行随想》入选《2010中国散文经典》,《在富水湖摇橹》收入《中国散文大系》;短篇小说《城际的虹》收入《中国短篇小说年鉴(2013卷)》;短篇小说《游离》获中国小说学会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。出版小说集《城际的虹》,散文集《与岁月谈心》。获湖北省《长江丛刊》文学奖、咸宁“香城泉都”文学奖。